联系我们
CONTACT US联系人:名人书画专营
手机:18553319802
邮箱:305722843@qq.com
网站:changhsenzhai.com
-
王凤年
王凤年先生是山东工笔画体系的杰出代表
一、工作职务
王凤年先生生前曾任山东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,同时还是山东盲人聋哑人协会副主席、济南政协委员。他还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、山东美协理事、山东画院顾问、山东艺术鉴定委员会委员以及山东文史馆馆员。这些职务不仅体现了他在艺术领域的深厚造诣,也彰显了他对社会的广泛贡献。
二、资历背景
艺术学习:
王凤年出生于1915年,山东省济南人。他自幼酷爱绘画,早年师从于非、徐彦孙、陈玉先等老先生,接受了系统的艺术训练。
他毕业于金华美专,并在艺术道路上不断求索,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。
艺术成就:
王凤年的重彩工笔画技法得到了中国美术界的广泛肯定,被誉为当代工笔画家。
他的作品以精细的线条、生动的画面和丰富的色彩著称,展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。
王凤年敢于大胆创新,在工笔画技法上加大了色彩对比,以红压黑的用色风格提升了传统工笔画的视觉冲击,被誉为当代吴道子。
三、其他信息
社会贡献:
王凤年先生不仅在艺术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,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,用自己的艺术才华为社会做出贡献。
他的艺术作品和人格魅力影响了无数山东学子,为中国美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。
艺术影响:
王凤年的艺术成就不仅体现在他的作品上,更体现在他对山东工笔画体系的传承和发展上。
他的艺术风格独特且富有创新性,为山东工笔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元素。
逝世情况:
令人遗憾的是,王凤年先生因病医治无效,于2008年10月6日凌晨在济南逝世,享年94岁。他的离世是中国美术界的一大损失。基本信息
姓名:王凤年字:小珊原字:筱山、晓珊出生日期:1915年出生地:山东省济南市祖籍:浙江省绍兴会稽县早年经历6岁时因病被误诊为聋哑,康复后在家塾读书,由三家婶教读。自幼喜爱绘画,受到父亲的鼓励,一生致力于绘画艺术。1927年,12岁进入山东美术学校,跟随瞿园初学习山水画,向徐见远学习素描。1928年,因“济南惨案”中断学业,随父迁至泰安。1929年,返回济南,在基督教青年会附设美术画像研究社学习炭像和油画。1933年,考入北平美术学院中国画系,后转入北平京华美术学院专攻中国画,师从赵梦珠、吴光宇、吴一舸等著名画家,后拜徐燕荪为师。艺术生涯1937年,毕业于京华美院,因日本侵华返回济南,以卖画为生。1946年,受聘于南华(震华)学院艺术系教授,与关友声、黑伯龙等艺术家共同教学。解放后,参与美术设计工作,创作伟人肖像画、宣传画等。1951年起,受邀为山东省博物馆、省文管会及济南市博物馆创作历史人物肖像画和摹绘古代壁画。1959年至1960年,为李清照纪念堂创作《李清照连舻渡江图》、《李清照像》、《辛稼轩像》等作品。1962年至1966年,在济南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创作了大量传统和现代题材的工笔画,如《洛神》、《惜春作画》、《牧羊姑娘》等,作品在广交会上获得高度评价。荣誉与成就被选为济南市政协委员,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,担任山东画院艺术顾问等职。在“文革”期间遭受批斗,但仍坚持艺术创作。粉碎“四人帮”后,创作了一系列反映时代精神的作品,如《抄检大观园》、《李清照南渡图》、《武则天》等。多次举办个人画展,作品被多家报刊杂志及省广播电视台报道和发表。出版《王凤年画选》、《传统工笔人物仕女画技法》等书籍。晚年生活进入古稀之年后,仍精神焕发,继续创作并满足国内外朋友的索画需求,累计创作约400幅作品。愿将一生心血的结晶,把真善美献给人间。王凤年的一生,不仅在绘画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,更以其坚定的艺术信念和不懈的努力,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。